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近年来,乌审旗乌兰陶勒盖镇巴音高勒嘎查紧紧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聚焦强基层党建、优集体产业、促基层治理、增民生福祉等各项重点任务,探索推进“党建+”模式,切实以高质量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党建+组织”夯实基层战斗堡垒。注重强化党建引领,抓班子强队伍,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执行力、凝聚力和服务群众的能力。积极创建标杆嘎查村,坚持民主集中制,严格执行各项工作制度,全力推进支部标准化建设。通过集中学习、书记讲党课、座谈交流等多种形式,引导支部党员加深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学深悟透、融会贯通,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严格党员队伍管理,规范发展党员程序,定期组织开展教育培训,提升综合素质能力,全面落实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六个一”工作机制,扎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2023年,组织召开党风廉政专题会议5次,集中学习17次,书记讲党课3次,发放书籍60余本,邀请党校老师专题讲党课1次,实地参观学习4次,开展“我帮你”志愿服务146次。
“党建+产业”带动农牧民增收致富。巴音高勒嘎查党支部以党建引领为抓手,利用独特的泉水资源优势,建立希布尔泉矿泉水厂,以全年40万承包费承包给乌审旗水务公司,实现村集体经济效益的提升。积极探索“支部+合作社”的发展模式,进一步做优“草原红牛”改良繁殖基地,不断提升肉牛产业附加值,纵深推进产业发展。充分发挥党支部引领作用,带动130户农牧户养殖安格斯牛,为养殖户提供技术指导和资金支持,并积极寻求牲畜销售渠道,促进农牧民群众增收致富,为实现乡村振兴赋能蓄力。2023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10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61万元。
“党建+治理”打造和美宜居乡村。巴音高勒嘎查党支部着力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推动党建和治理相融互促。深入推行网格化管理,构建覆盖全面、服务高效的网格化管理服务体系,持续提升基层治理水平。支部利用党员大会、村民大会、公示栏等途径大力推行“三务公开”制度,引导农牧民了解并积极参与村级事务,为村级发展建言献策。积极探索矛盾纠纷化解机制,立足嘎查发展实际,联合另外两个牧区嘎查创新打造“三•巴音”调解工作室,致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严格落实协商议事机制,结合积分超市、“红灰黑榜”,引导农牧民群众破除陈规陋习、树立文明新风。2023年,党务公开197条,村务公开205条,化解矛盾纠纷10余件,组织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120次,常态化开展“红灰黑榜”、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各类评选活动,不断引领形成向上向善的社会风尚,助推乡风文明建设。
“党建+民生”提高生活幸福指数。巴音高勒嘎查党支部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坚决贯彻“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工作理念,结合主题教育开展,广泛开展走访调查,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积极回应群众重大关切。围绕群众反映集中的共性需求和发展亟待解决的痛点难点问题,梳理形成为民办实事清单,定期召开研究群众困难事项会议,制定措施、明确责任,用实打实的举措为民办实事、解难题,为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夯实坚实的群众基础。2023年,资助新考上大学的9名学生每人3000元,补贴每个农牧民医疗保险160元,给水源地核心区农牧户、生活困难户、受灾户发放柠条颗粒82吨,出资2.6万帮助文贡社农牧户架高压线5公里,新修乡村通社道路12公里,给每户农牧户发放平价煤2吨,协调发放细毛羊高效繁殖饲料120.3吨,慰问生活困难户、老党员40余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