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爷爷在70岁时,每日需拄杖而行;而我如今也已年近七旬,却仍能奔波各地宣讲、著书立说。”鄂尔多斯学研究会会长奇海林的真切感言,折射出鄂尔多斯老年人群体精神面貌的深刻变迁。
近年来,鄂尔多斯市委老干部局深入挖掘潜在银发资源,积极搭建平台、创造条件,鼓励和支持“银发族”退休后继续参与社会活动,帮助他们实现“价值养老”。根据离退休干部年龄结构、工作履历、身体状况、优势特长、服务意愿等情况,分类组建涵盖党建、科技、医疗卫生、教育文化、法律援助、社会治理、农林牧草等多领域银发智库,并实施动态管理,全市各级入库银发人才已突破2000人。
“为进一步规范工作流程,确保银发人才工作有序推进、有章可循,我们发布了《关于推动引导银发人才助力新时代鄂尔多斯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意见(试行)》,并同步配套实施《鄂尔多斯市市级银发专家人才库建设管理办法(试行)》。构建一套契合本地实际的银发人才库建设管理制度框架,有力助推暖城人才友好型城市建设。”鄂尔多斯市委组织部副部长、老干部局局长苏振平介绍说。
鄂尔多斯市同时积极推动离退休干部党建与城市党建深度融合,引导6280名老党员在社区“安家”,1500余名老同志担任楼栋长、网格员和业委会成员等,有效助力破解“小马拉大车”难题。充分发挥“五老”群体作用,组建“正能量宣讲团”,深入社区、乡村、学校,开展革命传统、法治教育、民族团结进步等主题宣讲活动千余场,覆盖受众超5万人次,极大激发了广大群众的爱国热情,使“四个与共”共同体理念更加深入人心。举办“赞辉煌成就·聚银发力量”等主题活动180余场,组织银发人才围绕中心工作大局、聚焦热点难点问题,通过开展座谈交流、建言献策,为地区产业规划、项目推进、技术创新等领域贡献智慧与力量。
目前,全市挂牌市级银发人才工作站7个,打造老党员驿站、老干部工作室92个,培育“共享奶奶团”“好大姐调解中心”“银龄初心”等志愿服务团队200余支。